有一些痛千万别熬 2类疼痛吃止痛药更严重
国际疼痛学会自200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一种最早且最普遍的主观内在感觉疼痛。由于对疼痛认识的片面性,很多人误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愈,疼痛就会消失。但实际上,至今仍有很多患者正在忍受疼痛的折磨。
疼痛,已成为国际医学界公认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仅次于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头痛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樊碧发教授,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强调头痛是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大障碍,约有一半的人受其困扰。
在中国,医院门诊病人中约有三分之二正在或曾受到疼痛的困扰,而大约85%的疼痛患者并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其中,头痛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韩济生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进一步指出,如果头痛频繁出现并持续困扰达到三个月,应尽快前往疼痛科进行诊治。
樊碧发教授介绍,治疗头痛的第一步是正确分类。最常见的头痛有五种,包括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紧张型头痛、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以及儿童和青少年头痛。
对于各种常见疼痛,也有一些缓解的小秘诀。例如,口腔疼痛时,可以在嘴里含一块冰消肿,或用温热的盐水漱口;对于脚底疼痛,可以通过冰敷和用网球按摩来缓解疼痛;烧心时,除了服用抑酸药外,还可以嚼无糖口香糖;对于痔疮患者,可以将患处浸泡在热水中缓解肿胀和疼痛;腰背疼最常见的原因是肌肉拉伤,可以通过热敷和缓慢的弯腰动作来缓解疼痛;晒伤引起的疼痛,可以通过涂抹含有维生素A和E的乳液来缓解,如果已晒伤,可以先将药膏“冰镇”10分钟再使用。
无论面对哪种疼痛,我们都应积极应对,正确治疗。许多疼痛都有其独特的小秘诀可以缓解,同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疼痛的发生。如偏头疼患者需适当放慢生活节奏,缓解压力。我们应对疼痛有足够的认识,不再让疼痛困扰我们的生活。注意:两种疼痛,吃止痛药可能适得其反
当我们面临疼痛时,通常会选择服用止痛药来缓解症状。有些疼痛情况下,吃止痛药不仅无法减轻痛苦,还可能加重病症,甚至带来严重的健康隐患。这里特别指出两种疼痛情况,希望大家警惕。
胃痛:切勿随意服用止痛药
当胃痛来袭,有些人会立刻服用止痛药以期望缓解疼痛。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止痛药在胃的酸性环境下会直接侵蚀胃黏膜,破坏保护胃黏膜的脂蛋白层,导致胃黏膜屏障受损。这不仅可能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还会使胃黏膜失去保护,让胃中的酸性消化液侵袭胃壁,可能导致溃疡、糜烂甚至胃穿孔和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如果本身就患有胃病,服用止痛药无疑是雪上加霜。
继发性痛经:止痛药并非万能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困扰,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对于原发性痛经,疼痛难以忍受时,可以服用止痛药,并注意休息、适当热敷、喝红糖水或选择服用舒经调血的中药进行综合治疗。如果痛经是继发于生殖器官病变,如盆腔炎、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囊肿等,盲目服用止痛药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痛经的女性应及时就医诊断,明确病情后再考虑用药。
面对疼痛,我们不能盲目依赖止痛药。应当了解疼痛的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在面对胃痛和继发性痛经这两种疼痛时,更应谨慎处理,及时寻求医疗帮助,避免自行用药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