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猴痘病毒疑进化 更具传染性
新冠的威胁尚未平息,猴痘病毒再次在全球引发了警报。当地时间21日,瑞士宣布发现首例猴痘病例,继英国之后,全球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报告了猴痘的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西班牙的局势尤为严峻。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高度关注。
周五(20日),WHO紧急召开会议,讨论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战。据警告,猴痘病毒已在社区隐匿传播,未来感染人数可能出现大幅增长。WHO驻欧洲最高官员克发出警告,未来几个月欧洲可能会出现一波猴痘病例浪潮。随着夏季的到来,大规模集会、节日和聚会的增多,传播可能进一步加速。虽然目前欧洲发现的病例都是西非毒株所致,其致死率相对较低,但病毒专家指出,猴痘病毒在非洲以外地区的传播极为不寻常,病毒行为似乎发生了变化,传染性有所增强。
面对全球猴痘疫情的蔓延,美国疾控中心(CDC)已发出警告,呼吁公众保持警惕。在纽约州出现首例猴痘阳性病例后,当地卫生机构呼吁居民重新戴上口罩。各国正在增加天花疫苗的订单,以应对可能的猴痘疫情。
猴痘病毒的行为改变引发了科学家们的警觉。在西非和中非,每年都会报告数千例地方性猴痘病例,但猴痘病毒在非洲以外地区的传播却十分罕见。此次全球疫情的不同之处在于,病例中缺乏明确的旅行关联。至少11个非洲以外国家报告的120多例猴痘确诊或疑似病例,令科学家们警觉。病毒专家正在竞相研究这场迅速爆发的猴痘疫情。
猴痘病毒与天花病毒同属正痘病毒属,有两个主要毒株:中非(刚果)毒株和西非毒株。前者死亡率较高,后者致死率较低。人类感染猴痘通常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或病损而受染。虽然猴痘通常由动物传给人,但也会发生人传人的情况。感染症状包括发烧、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等。
目前在全球多国流行的猴痘毒株与西非毒株相似,但科学家们正在进行基因组测序以确定其是否发生了突变。哈佛大学流行病学家威廉哈纳奇表示,目前正在全球传播的毒株与2018年在西非传播的毒株有关,但具体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哈纳奇指出,目前在至少11个国家传播的猴痘毒株似乎更具传染性。他提到,这些病例的一个不同寻常的特点是缺乏从动物直接传播给人类的途径。这些病例的发现可能意味着猴痘病毒已经悄然传播了一段时间而没有引起关注。人类对天花的免疫力减弱也可能是猴痘病毒再次活跃的原因之一。这一问题的出现提醒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并加强疫情防控措施以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