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失智家人 7大状况轻松处理
照顾失智长者:理解并应对七大常见问题
随着年纪的增长,失智症的风险逐渐上升。脑部退化引发的认知和行为问题,不仅让失智长者面临困扰,也让照顾他们的家属倍感挫折。台湾长者多有在家安养的观念,而失智患者可能出现以下七大状况,需要家属正确理解并预防,以避免对长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状况一:长者可能会突然想要冲出家门。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基本的预防措施是锁好家门。建议在家中设置屏风,以阻挡长者的视线,使其不容易看到门。可以安装提醒设备,一旦长者打开门,家属可以立即通过声音提示得知。
状况二:长者出门后可能会迷路。失智长者出门时必须有人陪同。为了防止万一,可以考虑为长者佩戴手链或在其衣物上绣上姓名、电话等识别信息。与邻居保持良好的关系,在需要时也能得到他们的帮助。
状况三:随着病情的发展,长者可能会逐渐认不得家人。在重度失智阶段,患者可能连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记不住,但可能还记得一些过去的片段。与长者谈论过去的美好经历可能会有助于建立友好的关系。
状况四:当家属试图帮助长者时,长者可能会表现出反感。失智长者虽然行为能力有所下降,但他们仍有自己的做事模式。在提供帮助之前,家属应该先询问长者的意愿,征得同意后再行动。在协助时,保持微笑,将问题简化,只让长者回答“要”或“不要”即可。
状况五:长者可能会面临大小便失禁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家属在处理污秽物时要保持耐心,避免责备长者。可以帮助长者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如定时上厕所、调整饮水时间和数量等,以改善失禁问题。
状况六:长者可能会出现疑神疑鬼的精神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应避免当面指正他们,以免引起冲突。应与医师讨论,考虑通过药物缓解长者的症状。为了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家属应协助记录长者的用药反应,为医师提供参考。
状况七:当家属对失智长者说“不”时,可能会引发长者的不满。照顾失智患者需要有足够的弹性和转换思维的能力。在安全的原则下,家属应顺应长者的意愿,而不是用自己的标准来限制他们。如果因为安全原因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家属应委婉地劝退,并寻找替代方式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作为失智长者的家属,理解和应对这些常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正确的照顾方式和耐心的陪伴,我们可以帮助长者度过这段困难时期,维护他们与家人的感情。我们也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压力管理,以便更好地为长者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