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对身体有害的四个常见习惯
炎炎夏日,带来的不仅仅是阳光的热烈,也让人们在享受夏季独特魅力的夹杂着一些健康和习惯的困扰。接下来,让我带你走进夏季的误区,一起解读这些日常习惯背后的真相。
夏日炎炎,人们常常以为穿得越少越能散热,然而真相是,当气温超过37℃时,赤膊并不能帮助散热。那时的皮肤,不仅无法散热,反而会从外界吸收热量,让人更感炎热。而关于夏季喝啤酒解暑的观念,也需适度。过量饮酒不仅会让人觉得口干咽燥、全身发热,更可能降低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甚至导致工作中的失误。
晨练是许多人夏季的习惯,但越早越好吗?并非如此。在早晨6点之前,由于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常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们喜欢在绿色植物丰富的地方晨练,但日出之前,植物周围因没有光合作用,氧气稀少,二氧化碳积聚,这对健康显然不利。夏季晨练的时间最好选择在6点以后。
空调房是夏季的避暑圣地,但恒温真的对健康有益吗?医疗气象学家的研究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帮助身体逐渐适应温度的急剧变化,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刚开始时,居室温度的变化幅度应控制在3℃至5℃;半个月后,幅度可逐渐提高到6℃至10℃。
太阳镜是夏季的必备品,但颜色越深越好吗?实际上,过深的镜片颜色会严重影响能见度,损害眼睛。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时,镜片应能穿过15%至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镜片最佳。
夏季“冲凉”也是一种常见的误区。外出归来,满身汗水时立即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热量无法散发而滞留体内,易引起高热症。正确的做法是先让自己出汗,待身上的热散发过后,再采取清凉措施。
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与热情的时节。只要我们正确理解日常习惯背后的真相,改掉一些误区,就能让这个季节因健康的我们而更加美好。让我们在享受夏日阳光的也注重身体的健康与保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