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迎来处暑 多吃果蔬滋阴润肺
本周六即将迎来充满诗意的“处暑”节气。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其名字蕴含着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处”,暗含着躲藏与终止之意。顾名思义,“处暑”即是暑气逐渐隐退,炎热之夏即将过去,凉爽之秋渐渐走来的时节。我们更应该关注身体的养护,尤其是胃的呵护,应多吃各类蔬菜和甘甜水果。
在这个季节的交替之际,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止受凉。随着气温逐渐下降,白天的温度仍然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避免在烈日下暴晒,以防暑气伤人。而早晚温差较大,适时增减衣物显得尤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时“秋老虎”的余威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肆虐,气温仍然较高。
处暑之后,除了华南和西南地区的雨季绵延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雨水将逐渐稀少。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天空中的云彩开始变得疏散自如,不再像夏天那样浓云密布。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的说法,正是欣赏云彩变化的最佳时期。
随着处暑的到来,空气湿度降低,人们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喉咙不适、干咳等症状。专家建议此时应多吃新鲜果蔬,特别是梨子和莲藕等滋阴润肺的食物。可以用丝瓜皮、荷叶等煮汤来缓解干燥。
在处暑时节,燥气容易伤害肺部,因此应避免食用辛辣油炸类食品,以免加重肺部负担。为了缓解“秋燥”,建议多喝水,水中可加入盐或蜂蜜。减少油炸、烧烤、热性食物的摄入,增加水果和百合等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食物。
夜晚是养生的关键时段,在处暑时节尤其如此。在睡觉时一定要关好门窗,腹部盖上薄被以防脾胃受凉。只要室内温度适宜,白天尽量避免开空调,可以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流动。室内可摆放一些绿植,如盆栽柑橘、吊兰、文竹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增加室内氧气含量。想了解更多关于处暑养生的知识,不妨深入阅读,更多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