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现胎儿脑积水病因
胎儿脑积水:溶血磷脂酸的过量背后的神秘面纱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针对小鼠的试验中发现,一种名为溶血磷脂酸的物质过量可能是胎儿脑积水的幕后黑手。这一重大发现为胎儿脑积水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
胎儿脑积水是一种因脑脊液在脑室系统积聚过多而导致的神经管畸形。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新生儿的脑部受损,头部异常增大,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当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通过手术植入分流装置以排出积水,但长期效果并不理想。
过去人们知道脑积水与颅内出血有关,但其背后的具体机制却迷雾重重。而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发现血液中的一种正常成分溶血磷脂酸(LPA)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在严格的试验中,科学家发现向小鼠胚胎脑室注射溶血磷脂酸,会引发出与人类胎儿脑积水极为相似的病征。如果在事先注射一种化合物,阻止溶血磷脂酸与脑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再注射溶血磷脂酸则不会引发脑积水。这一发现揭示了溶血磷脂酸在胎儿脑积水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人员以形象的比喻来解释这一发现:“这就像用药过度。”溶血磷脂酸是血清的正常成分,由血小板、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分泌,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信号分子,对神经元及其他细胞发育起到重要作用。但如果溶血磷脂酸过量,脑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的活动就会出现异常,导致胎儿大脑在形成过程中结构发生变化,甚至一些细胞的位置也会发生异常变动。这些变化可能影响到液体流动的调控,最终导致脑积水。
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一期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溶血磷脂酸在人体中是否起到相同的作用。更多相关知识,建议访问流产网进行深入了解。这一发现为胎儿脑积水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让我们期待未来的研究能揭示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