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孕妇该打哪些防疫针
孕期防疫接种的重要性及其细节
在孕期,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孕妇容易受到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为了确保母婴健康,适当的预防接种是必要的。但在接种前,孕妇应向医生说明自己的怀孕情况,以便医生选择对胎儿无影响且有必要在孕期接种的疫苗。
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是孕期的重要接种项目之一。孕妇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孩子染上破伤风。接种方法是在怀孕第4个月注射第一针,剂量为0.5毫升(含5个单位),间隔6周或更长时间后注射第二针。第二针最迟应在预产期前4周注射。若孕妇已感染破伤风,可使用人血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无需担心过敏反应。
如果被狗、猫、狼、猴等动物咬伤,孕妇应注射狂犬疫苗。接种方法是在咬伤当天和第3、7、14、30天各注射一针。严重咬伤者,特别是上肢、头面部或身体多处被疯犬咬伤和咬伤,应即刻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然后再按照上述程序注射狂犬疫苗。
至于乙型肝炎疫苗,若孕妇的配偶或家中有HBSA及E抗原阳性者,或者孕妇因工作原因存在高度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时,应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接种方法是注射后隔1个月、6个月再注射一次,共3次。如果孕妇本人HBSAG阳性,尤其伴有E抗原阳性,则注射乙肝疫苗无效。可以保护孩子免受乙肝病毒的侵袭。
孕期并非所有疫苗都可以接种。水痘、风疹、麻疹、腮腺炎等病毒性活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百日咳疫苗等,孕妇应禁用。有流产史的孕妇为安全起见,也不宜接受任何防疫接种。
防疫接种属于防疫部门管理,但乙肝疫苗和丙种球蛋白应由医院或产院安排接种。孕妇在接种前一定要了解相关细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安全。在孕期接受必要的预防接种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孕妇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接种,以保护自己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