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妙招帮医护人员缓解疲劳
重塑医护疲惫之殇:聚焦手术室中的坚韧与智慧
在当下社会,关于医护人员过度疲劳的新闻屡见不鲜。尤其对于手术室中的医生而言,长时间、高强度的手术操作,不仅考验着他们的技术,更是对他们身体的巨大挑战。近日,某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三名医生连续工作32小时,最终因体力透支累瘫在手术室,这一事件在医生朋友圈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此,市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黄国栋表示,这种情况在他们行业其实并不罕见。
面对手术室中的疲劳,黄国栋分享了他的经验。首先是音乐疗法。对于动辄需要七八个小时的神经外科手术来说,长时间的精细操作让医生的眼睛容易发涩。由于手术中的消毒手套限制,医生甚至无法揉眼。这时,播放舒缓的轻音乐、钢琴协奏曲成为了他们的选择。这些音乐能在紧张的工作氛围中缓解压力,帮助医生们保持冷静和专注。
身体的疲倦是手术室医生无法避免的挑战。长时间站立、高度紧张的工作环境,都让医生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黄国栋分享了他自己的经历,一次手术结束后,他甚至站都站不稳。他说:“手术过程高度紧张,一旦完成,人有时会突然虚脱。”但他也提到,他所工作的医院手术室空调充足,因此并未出现某些报道中医生后背湿透的情况。
为了应对身体挑战,黄国栋注重运动,每天限定自己跑8000步,做100个俯卧撑和100个仰卧起坐。“没有个好身体,就做不了一个好外科医生。”他坚信。他的这一理念体现了医生不仅技术高超,更懂得如何照顾自己,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平衡。
在这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医护人员的坚韧与智慧。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对抗着工作中的疲惫和压力。他们的努力,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需要他们的患者。我们应该更加理解和尊重这些医护人员,他们是我们健康守护者,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