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哪些药物治疗方法
核心提示:老年人口服降糖药的选用要点。对于老年人来说,降糖药的选用至关重要。目前口服降糖药主要包括磺脲类、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等。其中,双胍类药物具有不诱发低血糖、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的优点,如调节脂肪、抗血小板凝集等。为了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一般建议饭后服用此类药物。
糖尿病,这一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的治疗之路漫长且需谨慎。不当的药物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那么,关于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我们了解多少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探讨。
在糖尿病的西药治疗中,口服降糖药是重要的一环。其中,磺脲类药物是较早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之一,现已发展到第三代,仍是临床上2型糖尿病的一线药物。它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发挥作用,因此饭前半小时服药效果最佳。
除了磺脲类,还有双胍类、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双胍类药物的降糖作用肯定,且能调节脂肪、抗血小板凝集等,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虽然其不诱发低血糖,但心脏、肝脏、肺、肾功能严重不良的患者需慎用。为了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一般推荐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则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来降低餐后血糖,适用于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服用时需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食等。
还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最新的一类口服降糖药,作为胰岛素增敏剂,通过增加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改善与胰岛素低抗相关的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在使用时,需密切关注肝功能。甲基甲胺苯甲酸衍生物是近年来开发的非磺脲胰岛素促分泌剂,对餐后血糖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需饭前服用。
除了口服降糖药,胰岛素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手段。胰岛素种类繁多,可根据作用时间、来源、浓度等进行分类。患者在使用时,必须清楚自己使用的胰岛素浓度,否则后果严重。国内常用的胰岛素浓度为40单位/ml,而国外有两种浓度,一种是U-40常规注射,另一种是U-100主要用于胰岛素笔。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用人群,患者必须在实际情况下谨慎使用。对于老年人来说,选择合适的降糖药更为重要。希望以上内容能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