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生活知识 2025-03-18 08:32生活知识www.buyunw.cn
电解质紊乱是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的一种病理状态,其形成原因多种多样,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我们关注血清钠的电解质紊乱。正常人体内血清钠的水平维持在135~145毫摩尔/升之间。在严重肝病的情况下,尽管体内常有钠的潴留,但血清钠的测定值却可能减少。这种低血钠现象与肝脏的补偿功能不足有关。血钠水平低于130毫摩尔/升的患者,病情往往较为严峻,预后不良。特别是当暴发性肝炎患者持续出现低血钠时,细胞濒临死亡,情况危急。
我们来看血清钾的电解质紊乱。正常人的血清钾水平维持在3.5~5.5毫摩尔/升之间。严重肝病患者钾储备明显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这种减少愈发明显,临床表现为“低钾血症”。低钾血症对严重肝病患者构成严重威胁,甚至可能致命。其引发的原因包括总热量摄入不足、长期食欲不振以及肝病腹水等伴随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利尿剂和高渗糖液的应用也会加剧钾的排泄。
我们讨论血清氯的电解质紊乱。正常人的血清氯水平为100~107毫摩尔/升。在严重肝病的情况下,不少患者会发生低血氯。低血氯可能引发碱中毒,进而诱发肝性脑病,因此在治疗严重肝病时需要特别注意。
电解质紊乱是严重肝病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中血清钠、钾、氯的电解质紊乱对病情的影响尤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电解质的水平,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上一篇:小儿肾性糖尿是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