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的病症是什么
随着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日常活动量逐渐减少,而疾病的发生却逐渐增多,特别是心脏疾病,如心肌缺血。心肌缺血,这一病理状态反映了心脏血液灌注减少、供氧不足以及心肌能量代谢异常,无法支撑心脏正常运作。其主要的、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由此引发的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和缺氧。由此引发的心脏病被通称为冠心病,成为心肌缺血的主要源头。对于中老年人群,心肌缺血的威胁尤为显著。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不少20至30岁的年轻人也显现出了心肌缺血的症状。
心肌缺血的背后隐藏着多种原因,除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还包括炎症(如风湿、梅毒、川崎病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流行病学的研究揭示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一系列危险因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减少等。
对于心肌缺血的症状,我们可以提高警觉:疲劳后的胸痛、胸闷、心悸、气短、咽痛、牙痛等都可能是其表现。特别是在40岁之后,人们应更加关注这些身体信号。心肌缺血的平均发病率约为6.49%,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当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和诊断:
1. 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的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有时伴有大汗。
2. 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在休息时自行缓解。
3. 与运动有关的喉咙痛、烧灼感、紧缩感、牙痛等。
4. 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的胸痛、胸闷。
5. 晚上睡枕头低时感觉胸闷憋气,需要卧高枕方感舒适;白天平卧或睡觉时出现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缓解。
6. 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的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 突发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晕厥。
对于健康的不确定感,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明确身体状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对于任何疑问,您都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健康无价,让我们共同守护心脏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