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葡萄酒虽好,却不可贪杯,这是因为酒精对身体的伤害不容忽视。酒精中含有大量的乙醇,长期或过量摄入会对我们的肝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可能引发一系列肝病。这些肝病再进一步,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身体疾病。那么,酒精究竟是如何损害肝脏的呢?让我们深入了解。
酒精的侵害并非仅限于肝细胞。它还会损害肝毛细胆管,甚至引发自身抗体产生,导致肝细胞和毛细胆管发炎。这种炎症会使血液流动中的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显著升高。
在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过程中,存在着一个逐步演化的三部曲:从酒精性脂肪肝开始,随着饮酒量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最终可能演变为酒精性肝硬化。
值得注意的是,饮酒的量与时间长短,以及饮酒的方式,都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长期慢性饮酒者中,有60%会患上脂肪肝,而其中有20%至30%最终会发展为肝硬化。每天大量饮酒比间歇性饮酒对肝脏的伤害更大。人体对酒精的代谢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和种族遗传差异。
根据一项中国的研究,男性每天饮用超过80克50度的酒,女性每天饮用超过40克的酒,连续五年以上,就可能面临脂肪肝的风险。当饮酒量超过每天40至80克的阈值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肝脏健康,避免长时间或过量饮酒。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让我们共同保护肝脏健康,远离酒精的伤害。在此,衷心祝愿每一位读者身体健康,远离疾病困扰。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珍爱生命,远离酒精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