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肺癌的性质?哪种性质的肺癌可以治愈?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型检测设备的广泛应用,肺部结节的检出率日益提高,其中部分肺结节被诊断为最早期的肺癌表现。那么,如何精准确诊这些结节的性质呢?
单纯的胸部CT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肺癌方面并非百分百准确。有时候,通过影像难以明确结节的良恶性。而且,一旦肿瘤大小超过一公分,便不宜采取观望态度,这时,活体穿刺活检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穿刺活检是一种在胸部CT或B超引导下,利用细穿刺针抽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的方法。通过这种检查,我们可以明确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明确病灶性质后,患者可以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避免病情恶化。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判断肿瘤是否适合靶向治疗。活体的穿刺活检在肺部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胸部CT发现肺部结节或肿块无法排除肺癌时,通常需要进行活体穿刺活检。
那么,说到肺癌的类型,你是否了解原位癌、微浸润癌和浸润癌之间的区别呢?
2011年,国际肺癌研究学会将肺腺癌细分为原位癌、微浸润癌和浸润癌等类型。这一分类方案在2015年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等官方组织的认可。
要判断早期肺癌是浸润癌还是微浸润癌,主要依赖于病理学诊断。这两个名词都是病理学的术语。微浸润腺癌和原位癌属于浸润前病变,预后非常好,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完全治愈。即使它们被称为“癌”或“恶性肿瘤”,但这些肿瘤不会转移或侵犯,更偏向于良性。
一旦肿瘤变为恶性并具有浸润性,它就会具备局部侵犯和转移的潜能。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肺部小结节被检测出来,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磨玻璃结节。大量的研究表明,如果是恶性的磨玻璃结节,通常属于原位癌或微浸润癌。对这些结节进行手术切除是完全可治愈的。但如果是具有浸润性的肿瘤,就需要格外警惕,以防复发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