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李白九天揽月诗
1、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出自哪首诗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该句的原文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该句的白话文释义是可以上到九天摘月亮,可以下到五洋捉鳖,谈笑风声的归来,这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只要你敢于攀登。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76年1月号。
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2、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全诗内容?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jīng)旗奋,是人寰(huán)。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3、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意思?
意思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
这句话的原句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全诗译文如下
我从小就心怀凌云壮志,今天我重新登上井冈山。走了千里来寻访这片旧地,哪里还有半分它昔日的容颜。到处都是莺啼燕飞的晚春新景,还有汩汩畅行的流水,宽大的盘山公路直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隘口,就没有任何的险处可看了。
风和雷在运动,旌旗在招展,这就是人间。三十八年都过去了,犹如弹指的一刹那。可以飞向长空摘月亮,也可以潜下海洋捉鱼或鳖,谈笑间高奏凯歌还师。世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只要肯下定决心去登攀。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赏析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首句即破空而来,气魄非凡。诗人在闲庭信步的从空间让阅读者看到的是一种大气派。“凌云志”借井冈山的巍峨写出了诗人的“凌云”抱负。三十八年前诗人在此立下的天下抱负,今天早已经实现,如今他一路征尘归来,重访故地,心情是何等激动与自豪。
诗人在走过他自己当年曾经战斗过的每一处地方时,都留下了深情的目光和不尽的思绪。这是最容易为人所理解的词意。,“重上”的含义仅仅是重回、重游吗?为何“重上井冈山”又是诗人“久有”的“凌云志”呢?这只是一次感情的寻觅回归,还是执政党领袖对使命的深层呼唤?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4、“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是毛主席的词吗?全文是哪些?
这是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的时候作的一首词,词牌名是《水调歌头》,全词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5、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什么意思
直译上可以上到九天摘月亮,下可以下到五洋捉鳖。
意译只要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敢于去实践,世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够完成的。
出处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原词全文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入云端。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创作背景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6、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出自哪首诗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出自:毛泽东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该句的原文是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该句的白话文释义是可以上到九天摘月亮,可以下到五洋捉鳖,谈笑风声的归来,这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只要你敢于攀登。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并沿着这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1965年5月,毛泽东又重上井冈山。阔别三十八年,他感慨良多,诗兴大发,写下这首词。
扩展资料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是毛泽东写于1965年的一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1976年1月号。
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以登井冈山为题材,在忆旧颂新中将崇高的理想和伟大的实践精神相结合,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慷慨激昂,表达了作者要继续革命的英雄气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