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好人影评,三峡好人专业影评范文

生活知识 2023-05-10 21:49生活知识www.buyunw.cn

1、《三峡好人》影评 专业点的哈

为了一只蛤蟆的名,一只臭虫的口袋,千百万蝼蚁背井离乡,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2、求电影《三峡好人》影评

3、三峡好人的影评

《三峡好人》是今年至今为止我看过的最精彩的华语影片。用“精彩”一词其实并不精确,应该用“伟大”,但“伟大”在当今的语境中是一个既需要仰视又被滥用的字眼。在我心目中,“精彩”是诉诸感官,而“伟大”则是打动灵魂。《三峡好人》深深打动了我,不是因为炫目的技巧或引人入胜的情节,而是它那真诚质朴的人文情怀。
对于一百万三峡移民,贾樟柯是一名局外人,他处理这个题材失去了《小武》、《站台》的贴近感,但增添了一份初来乍到者的敏锐和新鲜。他对三峡库区及其人民流离的细节捕捉,有着既见树又见林的客观和同情。影片的两位主角跟导演一样,由山西来到重庆三峡库区,他们代表了观众的视角,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壮观自然风光下的巨变图。这里没有敲锣打鼓的欢送场面,没有虚假的口号和豪情,有的只是真真切切的百姓生活。一百万人在十三亿当中或许不算是个大数字,他们所付出的代价绝非局外人所能感同身受。影片的两条主线虽然重要,但更多起着类似《偷自行车的人》里那种牵线的作用,牵扯出一个个跟主线情节未必相关的小场景,而这些场景却是影片的精华,也是最揪心之处。镜头所到之处,我们看到的是三峡移民的抗争、无奈、选择、牺牲。在这里,巨变浓缩为“拆”、“拆”、“拆”,数千年的生活方式销毁于一旦,人际关系经受着不可控制的扭曲,他们如同那个怪异的半成形建筑被外星人拔地而起,躯体被铲除转移,而心却永远留在了那淹没在水底的家园;他们像高楼间走钢丝的人,在貌似广阔却实则狭小的空间里小心翼翼地求生。这些是你在电视新闻中看不到的场景,是变迁浪尖的众生相。贾樟柯以其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给了这一百万没有话语权的人一个声音。这个声音不是豪言壮语,也不是哭天抢地,没有一丝虚假和煽情,这是一个竭力自我压制的呜咽声,只能用心灵才能听到。光凭这一点,贾樟柯已经做了一件功德无量、名垂千古的事,金狮的份量相对于题材本身的份量,可谓小巫见大巫了。在艺术上,《三峡好人》堪称贾樟柯最“外向”的作品,他不再拘泥于自己的美学追求,而更注重剧情的设置、人物的塑造、庄谐的搭配等。韩三明和赵涛两条主线分别将镜头对准两个不同的社会群体,一个在追求生存,另一个追求幸福。拆楼民工的戏份最为感人,人物像贾樟柯之前作品那样处于最自然的原生态,但大量近景的使用,给人予绘画雕塑(如《父亲》)的内心戏剧性一张张黝黑的脸、一个个光着膀子的身躯,蕴含着一个个感动中国的故事,这些故事需要观众来填白。《三峡好人》中出现了一些新元素,给人惊喜,也使观众从压抑中获得调剂。飞碟的情节引人发笑又深思究竟是移民像飞碟那样从一个地方转到另一个地方,还是飞碟如同一种无形的力量将移民神速搬家?那个喜欢模仿周润发的小伙子,是一个非常出彩的喜剧形象,他的乐观(也许是盲目的)给阴沉的世界带来了一抹阳光。他的故事稍有情节剧(melodrama)的味道,但跟沉默寡言的三明形成绝佳的搭配。他的出场和离去给了影片必要的外在戏剧力量。另一个年龄更小的男孩,从另一个角度为影片带来了“光明”,他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表述全部通过他爱唱的流行歌曲,如同三峡移民无法讲述自己的故事,由一个“山西好人”来代为转述一样。说起流行歌曲,那是贾樟柯作品的标志之一。跟《站台》等相比,《三峡好人》中的歌曲在数量上有所节制,在曲目挑选上更耐人寻味。最感人的是三明和小马哥之间互传手机,一首是《好人一生平安》,另一首是《上海滩》,黄沾的词简直像是为该片度身定做似的。过去20多年的巨变,为越来越多的国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生活,但也有不少人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也许是发展路上不可避免的代价,但至少我们在享受全新生活时,不要忘了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那些行走在路上的民工,那些到处“讨生活”的外地人,那些跟中产生活极不相称的服装和嗜好(包括老四样烟酒茶糖)“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淘尽了世间事,混作滔滔一片潮流。是喜是愁,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成功失败,浪里看不出有没有。”浪里看不出,但《三峡好人》为我们看了;分不清欢笑悲忧,《三峡好人》为我们努力呈现了;滔滔江水,浪花转瞬即逝,《三峡好人》为我们记录了。

4、急求三峡好人影评

《三峡好人》的魔幻与感召
五月9th,2007

韩某从山西不远万里来到三峡工程所在地四川奉节,寻他十几年前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女人。女人带着他的女儿从山西回到四川,只留给他一个地址。韩一路费尽周折,眼前的情景大大出乎意料。三峡两岸居民已经搬迁,有家业的另置他所,无家业的带着一张嘴一双手去他乡谋生活。韩加入当地拆迁队伍一边等待她的哥哥带来她的消息。在此期间,他亲历声势浩大的拆迁工程,终于妻子答应与他同回山西。在人海中的年轻女人赵某,抱着与韩同样的目的,寻两年未归的丈夫,却空手而归。

影片第一个镜头在三夏轮渡上展开,缓慢的镜头围绕着轮渡上闲聊的人,景深是翠绿山峦与悠悠江水。伴随画外悠扬的歌乐,向观众从容展开了一祯长长画卷。男主人公老实木讷,很少表情变化。“小马哥”是他结识的第一个朋友,两人互赠电话号码,韩的手机零音为“好人一生平安”,而小马的零音为“上海滩”。在此,影片似乎已经提示给我们,作为一个煤矿工人,韩的人生目的仅简单到执着与一个平安,一个团圆家庭,似乎不去想象物质上的优越。小马明显是更年轻的一代,生活观念上的差异让他对生活更盲目,在变迁的社会大潮中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小马在残毁房屋坍塌中意外的失去生命,生也盲目,死同样盲目。只是相比较大多数盲目的生存者来说,不过他的死更为迅疾。此时在一贯平淡的镜头色彩中出现的大红色,覆盖于小马身上,猝至的死亡给底层小人物抹上了一笔浓烈色彩。这场大变迁中似乎毫不足惜的死亡刺痛了我们的心灵。小马是千千万万平凡死亡中的一个,又有多少卑微的生命就这么默默消失了呢?

韩在轮渡上是怀着期盼的,并把这种期盼贯彻至影片结束。这种期盼看来过分执拗于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生活理想找回团圆家庭。影片前半段用一个无名少年的歌声表达了韩的内心世界。他的语言简洁到无任何修饰成分,除了一个双手坚持地长久地举起山西老酒送与妻子哥哥的镜头,更无强烈外部动作。原本在残酷现实下语言是最无力的表达。借助细节与歌声完成的人物塑造把生活最底层人物的理想与信念,生存与挣扎,通过简单的点睛化处理成功呈现。画面下角出现的“酒”,暗示了影片企图向我们传达的一些东西传统价值观与最朴实无华的生活观念像酒一样,时间愈久愈醇香。也暗合了韩的人生理想对传统的执着,对生活最基本内容的想往。

在影片进行50分钟时,我们的另个女主人公出现了。她的找寻却走向相反结局。丈夫另有她人,她在隐约的感觉与猜想中终于证实了这个事实,在寻找的也做出另一个选择为赢得自尊,她平静放弃了已经如危楼一样岌岌可危的爱情。立于窗外的危楼像升腾飞天的火箭,带走了她已经陈旧的感情。就在她做出放弃的决定的,轮渡上的无名少年同样唱出了她的内心。她收拾丈夫弃下的东西时发现的茶叶,与画面右下角出现的“茶”,与“酒”一样,是否暗示了两种选择,两种人生。执着于传统的似酒,浓郁难忘。而选择了现代与物质的似茶,越冲越寡淡?

寻亲而互不相干的两人,看到同一驾飞碟,听到同一个少年歌声。我们内心的魔幻在共同的处境与相同的时刻下被感召,只是有时,我们并不知道。

贾导多用固定长镜头与运动长镜头,在写实的风格中加入新的电影元素,看似随意的几笔魔幻,至少国内导演还没人如此实验。如油画的画面造型时而温暖时而暧昧,残破的房屋并不恐怖与寒冷,含蓄的表达中总透露着淡淡的希望,而在大时代变迁的征途中那些在我们视线之外的牺牲是不能被遗忘的。参考资料http://www.movku.com/2007/05/09/1417.html

5、三峡好人 影评

三峡好人》,“人性的,更人性的”好电影

如果愿意把“北大教授陈平原带领学生绕五四运动的线路走上一遭”看成是该陈教授对“民主”概念的自我认知的话,我更愿意把“电影导演贾樟柯昨晚在北大百年讲堂放映《三峡好人》”事件看成是该贾导演对“民本”概念的影像化强调。《三峡好人》突出人性,用底层人民的光辉和苟且,反映中国在巨变之中超越西方所能想像的人的成本的透支,观照并试图唤起大众在精神、物质层面(先精神后物质)对弱势人群的关注。

脱胎于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四川好人》的名字,显然只是导演在西方受众面前玩的一个“花招”,毛体的《三峡好人》片头实际上已经暗喻贾樟柯对这样一个特殊地域人民遭际的基本判断。事实上,《三峡好人》里面的隐喻有很多,烟、酒、茶、糖,以及突然如火箭般发射升空的移民纪念塔,标语等等。对贾这样聪明、老练的隐喻大师来说,这些小细节不需要花多少脑力,大概能信手拈来。“好人”的概念也比较取巧,拿贾自己的辨别观以及正统的认识来审视,都能自圆其说。

上述的都是外壳。影片一开始一个长镜头把三峡在这部影片中的阐释位置作了一个清晰定位。镜头捕捉到的生动面庞,粗犷的,带着汗气,胡子拉渣的普通人民群像让我联想到罗中立的《父亲》。川渝临水地区人民的生活,在《三峡好人》里显然是纯粹的纪录片,没有油画感,就是素描。韩三明的视线带入,本是从山西来到奉节寻找女儿,但他的作用几乎并不是形成悬念,讲述一个家庭悲欢离合故事,他是导演贾樟柯的表弟,实际上代替的就是贾本人,要生活在这样一个“随地拆房,随时水淹”的地方,沉下去,了解别人,了解这些“带着汗气”人民在咧嘴笑的背后藏着什么样的故事。

韩三明无疑很成功,他的潜入把“三峡移民”在普通百姓这个层面的巨大成本付出表现得具像而彻底。在国家统一政策之下,上百万人短时间内就不得不离开故土漂泊异乡。这在西方世界看,几乎是不可想象也不可能做到的事。《三峡好人》的不俗在于它不是站在抽象的立场为某方成功解画,而是不张扬,不预设立场的描画,它的真实性是它张力的终极源泉。贾樟柯镜头面对的就是一个个在政策覆盖下根本无法独善其身更难以表达自我的底层百姓。收每天一块五房钱的小店主嘟哝着“我在奉节也是认识人的!”以及县长模样“官人”要求大桥一、二、三就亮的“豪言”,鲜明对比后面隐藏的是个体面对集体意识之后体现出来的渺小、错愕和滑稽。

郭斌的女人(赵涛),也从山西来到三峡地区寻找不归家的丈夫。结果丈夫郭斌已经跟厦门来的丁亚玲(照片是女诗人翟永明)裹在一起。贾樟柯选择这样一个女性标本,想塑造的更多是三峡这个地方给不同地域、家庭带来的冲击,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截流。,郭斌女人的故事发生在哪里都说得通,只不过,在奉节这样一个处于搬迁,接近“乱世”的地方,两山西夫妻的故事才更有“乱”的空间。按照正常逻辑,要离婚的两口子不可能随着音乐起舞,但这种“黑色幽默”发生在搬迁中的三峡地区,会让人很自然生出“因为一切都不符合逻辑,,集体意识与集体无意识跟逻辑都不相悖”的观感。

喜欢小马哥,死于群殴中的小伙子;年龄不小,女儿跟韩三明女儿是同学的暗娼;16岁想给人当保姆的辍学少女。——三峡工程给人类带来的可能不仅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还有这个地区数百万人民的痛苦、流离、牺牲。用人性的东西刻画三峡搬迁之外的“负”,这应该才是艺术家乃至一个知识分子的“正”。

看了《三峡好人》,目睹了贾樟柯为表达“电影是让我们不忘记”流泪,我承认作为我看到的唯一一部关注三峡工程对普通民众巨大影响的有勇气、有责任感的(刘邦邦语)电影,《三峡好人》是一部“人性的,更人性的”好电影,尽管总有人拿威尼斯电影节本就青睐中国电影说事,但在是否是“人”上一点,我们跟威尼斯评委们区别并没有想像那么大

6、三峡好人影评

沿江溯水而上,两岸都是青山,绵延百里。峡谷间,若隐若现藏着一些不大的灰色的城。家乡的县城是其中之一,贾樟柯作品《三峡好人》里的奉节城也是其中之一。这绵延百里的群山中,没有两座大山有着相同的线条,这些城自然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但在山与水的掩映里,这或大或小的城,却又有着太多的相似。当《三峡好人》里沉默的奉节城、带着些许凝滞的人与物、拆迁中的断垣残壁与满地疮痍一一展现于屏幕之上时,一切陌生又熟悉。于我而言,《三峡好人》所叙述的是真实,(接近)纪录的真实;然后才是虚假——当赵涛饰演的沈红在奉节苦寻丈夫后,两人旋即又在三峡大坝前共舞一曲——对于峡谷外的人(包括贾樟柯)而言,这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剪辑,于我却是实实在在的时空,距离数百里的、物理的时间与空间。于此,《三峡好人》的纪录、或者以纪录手法所营造的真,此刻不自觉就流露出其间的虚构。

当虚构的味道散发开来,故事立刻就显现出无所不在的刻意来。音乐。那些初听上去似乎舒缓又厚重的配乐,与流逝的江水意象所重叠,不期然将情绪与氛围导向一种凝重的情境;这种情境,也许是作为创作者的贾樟柯所追求的,但其实我们已经有过太多的耳濡目染。相对于贾樟柯所发现的、所表现的这独一无二的山与水、人与事,这看似华丽的音乐或者运用其实很老套(或许也是我生在其中也身在其中,这山水这特质早已渗入骨髓,直觉都能体会到其间的落差)。摄影也感染有同样的症结。那些缓慢而克制的移动,那些总是由物到人的入场,无一不暴露着创作者刻意的追求,或者刻意体现的品位。在这种隐隐的刻意里,故事中一些华彩细节,例如摄影机掠过铁丝上悬挂的数块手表、断垣残壁奇观里所包围着的人、以及三两场超现实场景……都因为这种暴露出来的刻意而削弱了它们本来浑然天成的表现力。

不得不承认的是,即使存在着这些明显的败笔,也无碍《三峡好人》成为一部极具份量的作品。那么症结从何而来呢?我觉得是作者主体所受的先天限制,出生于山西的贾樟柯对于奉节这块土地显然还缺乏足够的、深入的体认,无论他是否把握住了这一时空此在的脉搏,他始终是一个外来者,这决定了他的感受和视角。无论其中烙有多少属于贾樟柯的个人记忆或者时代记忆,这一城市于他始终缺少一种切肤之感。贾樟柯无疑又是聪明的,他选择了一个极特别的时机,并以一个外来者的姿态切入这一城市。韩三明和赵涛所饰演的角色,都是峡谷以外世界的外来者,他们在这座城中的所历,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贾樟柯的所见所得,我把他视为一种浮光掠影的观察,体现在外必然就是镜头下那些炫目的、毁灭与新生里的奇观式景象。

这种奇观式的景象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对于电影作者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作为只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真实奇观。这些奇观的组成大致有二是三峡的山水奇观,然后是这一空间下的奉节城内外处于拆迁与重建中的建筑。前者是自然的也是颇具本土意味的;后者则是处于某种矛盾状态下的人为景观,其间包含了冲突与融合(虹桥)、毁灭与记忆(废弃建筑)。在这个真实的空间以外,包裹它们的则是更大的时间,一个真实的、我们所处身的时代,以三峡大坝的建设为标记。这个堪称世界奇观的水利工程,无论褒贬为何,它都是中国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未来必然会被历史所铭记的时刻。借助于这一厚重的大时代背景,以强有力的影像所纪录下的人物命运,也被提升到一个宏大的层面。无论持何种创作观的导演,这一时空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贾樟柯是聪明的,还是幸运的。

真实的时空背景、虚构的情节与人物,这种结构故事的技巧正是现实主义创作观的反映,即并非如实反映生活真实甚至本质真实,而是作者的想象与虚构,一种个人化的想象与虚构,这是导演贾樟柯在《三峡好人》里的体现的作者风格所在。但有趣的是,前面我所提到的沈红与丈夫在三峡大坝前共舞这一情节,是作者不自觉所暴露出来的虚构之处。正是得益于这一失败的细节,故事此前以记录手法所营造出来的表层真实被巧妙地撕开一条缝隙,从而展示了一个更深刻的理念,即完美的、无懈可击的世界不过是艺术家对现象世界的组织与缝合。但这种消解的解构手法与贾樟柯的现实主义追求是有冲突的,具备了偶然性,要被视为导演的失控之处。

与这种偶然的失控性质相类似,如前所述故事所暴露出来的那些刻意之处音乐、摄影、背景等等,其实也没有过多损害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原因何在呢?这些形式上略显刻意的东西大致都能包含进虚构主题之中,而现实主义处理是允许某种程度的虚构的。,这些失当之处是作者在处理形式/内容上未能有效把握或者平衡的东西,但这种把握或者平衡所处理的素材本身就是一组对立的东西(真与假、毁灭与新生等等),这些对立的事物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冲突,故事张力正来源于此,而这种矛盾的张力是能够弥补处理时的失衡的。为什么说贾樟柯还是幸运的,原因就在于此,他真的选择/发现了一个绝妙的素材。

从整体来看《三峡好人》的叙事,具有明显的双重曝光特征——即两个元素间的对话与质疑。在视角上是一种切入,在外来者与本地人之间有一种对立与审视的意味;在背景上,有着自然与人文之间清晰的对立和融合、包含了毁灭与记忆、破坏与重构的建筑;在人物之上,则包含着寻找与告别的两种行为,对应的则是稳定与动荡的内心映照;在人物关系之上,则是分与合的平行对应;更琐碎的,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其中又包含了男女之别等等。在更大的范畴之上,则是两种时空的相遇,这应该就是故事的主题或者意义所在。无论我的家乡还是奉节城,在时间长河里,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轨迹,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远溯千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们相对又是封闭的。在这种封闭的空间里,它们有了自成轨迹的缓慢的发展历程。三峡大坝的兴建导致所涉地区的移民、搬迁,就像一股突如其来的巨大力量冲入了峡谷内封闭的时空,打破即成轨迹,不仅改变了山、江、河,也改变了城,还改变了人。我们把这种力量视作一个外来的时空,在这一刻,两个时空交汇形成一个凝滞的瞬间,断垣残壁就是时空相遇、碰撞时留下的痕迹。与这种巨大力量的进入比较,外来者(韩三明与沈红)的进入自然不会改变这座城市多少,但借助两人追寻与告别的足迹,贾樟柯(也是外来者)迅速摄下了这个痕迹——湮灭与新生的现在时——一个永恒的瞬间,不被保留,无可复制。这种外来时空与既存时空的相遇与碰撞,某种意义上也象征了自然时空与社会时空的冲突与融合。

在时间这个厚重的大主题之下,我们就能发现贾樟柯作为创作者才华尽显的一些细节所在。在故事里,很多情节都出现了流行歌曲,有数年前或者数十年前的,还有当下最流行的。当这些流行曲出现在同一场景里,它们代表着主人各自的时代,在同一场合意味着两种时空的劈面相逢,对应的也是时间的大主题。“浪奔,浪流…”以及小马哥这些细节大概还是贾樟柯当年染目耳濡的记忆,这种个人记忆、时代记忆于此巧妙地融绘进来,将电影打上导演独一无二的个人印记,大时代中有小时代,现在时里又有过去时,运用之妙不落窠臼,比起那些大气磅礴实则俗套之极的配乐有着天壤之别。还是镜头在房间里掠过铁丝上悬挂的数块手表,其间所浓缩的时间意象,也是主题强有力的表达。但必须细究的是,这一场面在生活中出现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是否为了表达而舍弃了必要的含蓄。

《三峡好人》中还有数场超现实场景,从表现的角度看跟整体的现实色彩并无矛盾。在现实主义作品里,这样的处理也并不少见,而且时常带来令人震惊的效果,例如今村昌平《我要复仇》里两个发生、但分属不同场景的人物出现在同一空间,表意之强令人过目不忘。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场景并不适合诠释,它追求的就是天外飞仙的超现实效果,《三峡好人》的这几场具有同样的用途,但整体效果不算突出。这种手法,真实与虚构之间必须要泾渭分明,这样其间的反差才能迸发强大的张力。但《三峡好人》的许多场景过于刻意,在真实与虚构之间制造出一种过渡,从而削弱了超现实的梦幻特质,使两者之间的反差变得不再明晰,有些刻意求工的味道。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三峡大坝前共舞一场,斧凿痕迹太浓。但这场戏另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通过时空的转换来打破真实局限,将时代背景由奉节城的拆迁引涉至三峡大坝的兴建,由局部到整体,由个人到时代,多少也算是不落俗套的转换。

,《三峡好人》是无限接近杰作的作品,问题在于不是做得不够,而是有些多了。通常所谓大师的作品,不仅要求深度,也要求广度,常常会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出现。举个例子,比如《三峡好人》里面,那个模仿小马哥的小流氓横死一节,看上去着实令人感动,但现在回头看,似乎又显多余,更像是为了体现大师们必备的怜悯与关怀而不自觉为之。,故事里还可以看出贾樟柯还是很在意情节的起承转合,这显然也是成为大师(尤其是艺术片)的一种妨碍。(嗯嗯,这样说起来,当时《三峡好人》公映,采取与《大波与铁甲》上映的市场策略,显然也有些标榜与刻意的味道。)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