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老师

生活知识 2023-05-10 19:36生活知识www.buyunw.cn

1、商鞅的老师是谁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惠王认为公叔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皆不采纳。公叔转而告诉商鞅,并要他赶快离开魏国。商鞅明白魏王不采信老丞相用他之言也不会采信杀他之言,所以并没有立刻离开魏国。

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带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1。有人说是鬼谷子。也有人说卫鞅是师从李悝。

2也有的说商鞅的老师是尸子

《汉书‧艺文志》杂家有“《尸子》二十篇”,班固自注尸子“名佼,鲁人,秦相商君师之。鞅死,佼逃入蜀”。

2、商鞅的老师到底是谁啊?荀况是不是就是荀子?

1、商鞅的老师究竟是谁,历史一直争论不休,一说是鬼谷子,一说是尸佼。《大秦帝国》作品中,商鞅自称曾师从两人;荀况就是荀子。

2、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与墨子并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最神秘的思想家。

3、尸佼,尊称为尸子。约生于周安王十二年(前390年),约卒于周显王三十九年(前330年)。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也是先秦三晋思想文化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对于社会改革、对于哲学思想都有重大的贡献。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魏国人,一说鲁国人。明于刑名之术,被称为“尸子”。

4、荀况(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3、商鞅的老师有几个,分别是谁?秦孝公与秦始皇是什么辈分关系?

4、大秦帝国的商鞅的师傅

公叔痤

公叔痤(?-前360年),中国战国时期魏国的相国。又作公孙痤或公叔座,历仕魏武侯、魏惠王。前362年,在浍水北岸大胜韩赵联军,生擒赵国大将乐祚。魏惠王赏他百万亩田,他推辞,说过去是吴起的教导,现在是巴宁、爨襄之功。于是巴宁、爨襄获赏十万亩,吴起的后代获赏二十万亩,公叔痤获赏四十万亩。前362年,少梁之战,魏败,秦国俘虏公叔痤,后来放回。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推荐卫鞅,如果不能用,就杀死卫鞅,魏惠王不以为然。公叔痤知道卫鞅不会被重用,让卫鞅逃走,卫鞅说魏王既然不以为然,不会用我,也不会杀我。公叔痤去世后,卫鞅到秦国辅佐秦孝公变法成功。

1、入相

魏武侯九年(BC387年),公叔痤[cuó]担任相国。当时,吴起在魏国任西河守(今陕西渭南合阳一带),威望很高。他曾率兵伐秦,攻取五座城池,固守西河,屏障魏国,使秦军不敢东向。

田文死后,公叔任相,他妻子是魏国的公主,公叔对吴起非常畏忌,便想害吴起。他有个仆人对他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说“怎么办?”仆人说“吴起为人有节操,廉洁而重视声誉,你可以先向武侯说‘吴起是个贤明的人,我们魏国属于侯一级的小国,又和强秦接壤,据我看,恐怕吴起不想长期留在魏国。’武侯必然要问‘那怎么办呢?’你就乘机向武侯说‘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许配给吴起,他如果顾意留在魏国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顾意留在魏国就必然辞谢。以此就可以探测他的想法了。’然后你再亲自把吴起邀到你的府上,使公主故意发怒而轻谩你。吴起看见公主那样轻贱你,他想到自己也会被轻贱,就会辞而不受。”

于是照计行事,吴起果然看见公主轻谩魏相就辞谢了武侯。武侯因而对吴起有所怀疑而不信任他了。吴起害怕武侯降罪,于是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从此,公叔痤稳踞相位,多年执掌魏国权柄。

史料

田文既死,公叔为相①,尚魏公主,而害吴起②。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侯之国小,又与强秦壤界③,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④,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⑤。”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注释

①“公叔”,《索隐》以为韩之公族,《史记志疑》以为即《战国策·魏一》帅师与韩、赵战于浍北之公叔痤[cuó]。

②“尚”,娶公主叫尚。“公主”,国君之女。《吕氏春秋·长见》谓害吴起去魏入楚的是王错。

③“壤界”,接壤连界。

④“延”,介绍,指使吴起尚公主。

⑤谓吴起见公叔所尚公主贱公叔,则必不受公主,而不受公主则表明他没有留下之心。

翻译

田文死后,公叔任丞相,娶魏国公主,而陷害吴起。公叔的仆人说“吴起很容易除掉。”公叔说“如何下手?”他的仆人说“吴起为人廉洁自爱。您可以先对武侯去讲‘吴起是个贤人,而您的国土太小,又与强秦国为邻,臣下担心吴起不会有久留之心。’武侯会说‘那么怎么办呢?’您就对武侯说‘可把公主嫁给他作为试探,吴起愿意留下就会接受,不愿留下就会拒绝,用这种办法考验他。”您再召吴起一起回家。然后让您那位公主对您发脾气表示看不起您。吴起见您那位公主看不起您,便一定会拒绝娶公主。”后来吴起看到这位公主看不起魏国的相邦,果然拒绝了魏武侯。武侯也起了疑心,不再信任他。吴起害怕而获罪,只好离开到楚国去。

2、荐才

第二年,公叔痤病倒了,魏惠王亲自到他家中看望,并问及身后之事。公叔痤说“座(痤)之中庶子(相国的侍从之臣)公孙鞅(即商鞅或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向魏惠王举荐自己的家臣公孙鞅,认为可以让此人主持魏国的国政。惠王不置可否。公叔痤又屏去左右的人,单独向惠王进言“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他预感到,象公孙鞅这样的人才,若被别国起用,对魏国绝不会有好处。这样的言词,又从反面向惠王说明公孙鞅确实可以重用。惠王走后,公叔痤马上派人找来公孙鞅,告诉他这件事的原委,说明自己极力推荐他继任相国,但惠王不答允。本着“先君后臣”的原则,才建议惠王杀他,让他赶快逃命。公叔痤要做到公私兼顾,既为魏国利益着想,又顾及私人友情,表现出圆通老练的政治家作风。可惜,魏惠王对他荐贤的苦心不置一顾。公孙鞅则比公叔痤见识高明,知道魏惠王既不用他,也不会杀他,所以直等公权痤死后,得知秦孝公求贤,才投奔秦国,实施他那著名的“商鞅变法”。

3、出将

魏惠王八年(前362年),公叔痤率军与韩、赵两国的联军大战于浍[huì]水北岸,大败联军,俘虏了赵国将领乐祚[zuò]。魏惠王接到胜利的消息,十分高兴,亲自到郊外迎接凯旋之师,并宣布赏给公叔痤100万亩土地。公叔痤倒退好几步,再拜辞谢,不敢领赏。他反复说明,军队英勇善战,具有一往无前的斗志,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全赖吴起当年训练有方,是吴起的功绩,在战场上,察看地形,分析敌我双方形势,提供决策方案,使得三军将士心明眼亮,目标明确,是部下巴宁、爨[cuàn]襄的功绩,再说,还有魏王制定的军法,有功必赏,有过必罚,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而他自己只是“见敌之可也鼓之,不敢怠倦”,“若以臣之有功,臣何力之有乎?”公叔痤的谦逊,深受魏惠王嘉许,于是赏赐吴起的后裔20万亩土地,巴宁、爨襄每人各10万亩。

公叔痤为了保全自己的相位,排挤吴起,在政治倾轧中占了上风。但他能不居功,不妒能,特别是在胜利的时刻记起当年吴起对魏国的贡献,也很难得,表现出一个成熟政治家的风范。所以魏惠王说“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掩能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加赏给公叔痤40万亩土地,使他共得赏田140万亩。

5、商鞅的老师是谁

应该是鬼谷子,尸子不是,秦政灭魏之前魏国的丞相就是尸子的晚辈,尸子晚辈说当时没教到商鞅反而相当商鞅的徒弟,上网没收。

6、卫鞅他的师傅是谁

Copyright@2015-2025 不孕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