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毅简介,饶毅事件是什么
1、饶毅是谁?
2、饶毅的工作经历
1991年-1994哈佛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PostdoctoralFellow,DepartmentofBiochemistryandMolecularBiology,HarvardUniversity,随美国科学院士D.A.Melton教授,研究脊椎动物神经诱导的分子机理。1994年-2004年任教于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解剖和神经生物学系,DepartmentofAnatomyandNeurobiologyatWashing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inSt.Louis,Missouri,USA。2004年起任西北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西北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NorthwesternUniversityFeinbergSchoolofMedicine,Chicago,IL,USA。2004年-present中国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学术副所长NationalInstituteofBiologicalSciences,Beijing,China。2006年-present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Feinberg临床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DirectorofResearch,FeinbergClinicalNeuroscienceResearchInstitute)。2006年-present西北大学神经内科学ElsaSwanson讲席教授。2007年-2013年9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表示,科学家不能留恋行政职务,将在科研和教学上投入更多精力。2013年4月16日饶毅应邀到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在明道楼一楼报告厅做了题为“从美国梦到中国梦”的讲座。2014年6月18日受邀在天津医科大学举行讲座,并接受校长尚永丰院士为其颁发天津医科大学“荣誉教授”证书。2015年饶毅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文章含标点535字,赢得9次满场热烈掌声,获得网友转发评论超过10万次。2015年1月,未来论坛咨询委员会委员。2015年9月,饶毅和鲁白、谢宇联合创办《知识分子》,并担任《知识分子》主编。
3、饶毅的人物故事
我希望,本世纪的华人能创造一个“中国梦”全体华人,不分地域、国籍,集体努力建设一个群体幸福的中国,以中国的实践为世界提供新的模式。
在这个前提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回国失去的是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获得的是以个人与群体共同幸福为自豪的“中国梦”。
在这个前提下,我也希望归国者和国内的人成为同志摒弃以关系为导向的旧习性,建立以事业为导向的新文化,携手并肩共同探索新道路。
如果大家携手并肩,有可能以中国为基点推动人类进步。2007年,时年45岁的饶毅从美国西北大学归国,他曾任该校讲席教授、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在2008年回国时年届不惑,已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席教授,并获得了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授予的1000万美元研究经费。两人的回国在当时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并被认为是中国科技界吸引力增强的标志之一。
饶毅在全职回国前,就多次对中国的教育科技问题提出直言不讳的批评,在国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在施一公回国后,两人开始联合发表文章,直陈中国教育科技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多建议。
在2013年1月6日的一篇发表于《科学网》的博客第1章中,饶毅就谈到了科研经费管理问题,并失望地表示,“经费分配这个问题,可以说近年丝毫没有解决”。
他说,他和鲁白、邹承鲁发表于2004年的文章,没有过时。
“不走后门正常申请经费,会屡遭闷棍。而搞拉帮结派得到后台支持的、科学记录并不很好的人,却不难得到支持。1921年8月的问题不是好科学家没有经费,而是差的科研人员,如果会拉关系,也能得到很多经费。
所以他们在社论中写道“无须陈述科学研究和经费管理中的伦理规章,因为绝大多数中国研究界的权势人物都在工业化国家接受过教育。”“这种潜规则文化甚至渗透到那些刚从海外回国学者的意识中他们很快适应局部环境,并传承和发扬不健康的文化。”所以,在饶毅看来,如果2013年7月状况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后会努力争取改善我国科技体制的猜想是不成立的。2008年,他和施一公在发表于《光明日报》的《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一文中,为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谏言,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依靠国际标准,而不是国内标准。”
2010年9月,美国《科学》杂志邀请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科学》杂志发表《中国的科研文化》一文,讨论目前中国科研基金分配体制及科研文化问题。他们认为,尽管近年来中国研究经费持续以20%的比例增长,但这种增长没有对中国的科学和研究起到应有的强大的促进作用,现行的科研基金分配体制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创新能力的发展。饶毅教授2012年11月27日在科学网博客上撰文,题目为《推测李开复没有做过助理教授》,因与方舟子打假李开复事件有关,截至2012年11月29日00时,点击量32075次,推荐人数77人,评论409个,作为上次表示不竞选院士事件后,第二个颇受广大网友热议的博文。文中认为李开复为自圆其说,公布的恩师证实邮件缺乏公信力,且assistantprofessor被李开复翻译为中文的副教授,其用意有用一个谎言去掩盖一个谎言之嫌。有评论认为方舟子与饶毅一丘之貉,也有人认为李开复没有必要不承认小错误,而要去刻意掩饰。有人认为饶毅一语中的,分析透彻有力,逻辑正确,也有分别大量恶意或相互攻击饶毅和李开复的言论,由此看来,李开复事件势必可能风雨再起,事件有个圆满交待最好。
4、北大饶毅有什么实际贡献
你要问的是哪方面?是对中国还是值的书籍类?
他是美国西北大学神经研究所副所长
任教华盛顿大学解剖神经生物学系
从事细胞迁移的分子机理、及其在控制肿瘤转移的应用。
追问
他具体研究开发了什么药物?说把他的研究成果说具体点,要实的不要虚的,如论文(论文有个鬼用)。5、饶毅身高
饶毅身高一米九,出生于江西南城,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中国著名分子神经生物学家。6、饶毅的担任职务
饶毅主持过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30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学术机构演讲(包括斯坦福大学、洛克菲勒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多个校区、日本东京大学、德国马普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
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曾主持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支持的Gordon国际会议。为30多种国际杂志审稿、经常正式应邀为世界重要学术机构演讲。期刊编委时间期刊名称担任职务2001-2006JournalofNeuroscience(美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2006-presentDevelopmentalBiology(美国)《发育生物学》编委2002-2005DevelopmentalBrainResearch(荷兰出版,美国主编)《发育脑研究》编委2006-presentBrainResearch(美国)《脑研究》编委2000-presentNeuroscienceResearch(日本)《神经科学研究》编委2006-presentPLoSOne(美国)《科学公共图书杂志》编委2001-2006Facultyof1000(英国生命科学网络评论刊物)《千位教授》成员2001-2008NeuroSignals(瑞士出版,香港科技大学主编)《神经信号》编委2003-2005ChineseScienceBulletin(中国)《科学通报》编委2006-presentCellResearch(中国)《细胞研究》编委2005-presentNeuroscienceBulletin《中国神经科学杂志》编委1999-present《二十一世纪》(香港)编委2004-present《科学文化评论》(中国)编委2004-present《科技中国》(中国)编委会议任职时间会议名称担任职务1998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副主席2000Gordon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会议主席2003国际脑研究组织皮层发育和进化会议
IBROSymposiumonDevelopmentandEvolutionofCorticalSpecification主席担任评委时间单位名称担任职务1999-2001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发育神经生物学评审委员
Panelist,DevelopmentalNeurosciencePanel,NSF会委员1998-2000杰出青年基金B类(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术兼职时间单位名称担任职务2004-present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2006-present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2002-2005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共同主任2002-present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兼职博士生导师1999-present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理事会成员1999-present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6-199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授课程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学校担任职务1995-1996发育神经生物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讲课1996-1999分子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主持1997-1999神经发育原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主持1999-2004细胞神经生物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讲课1997分子发育神经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主持1998发育遗传学北京大学讲课2000-2002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主持2003-2004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中国科学院讲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2001-2003神经生物学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讲课2002-2003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香港科技大学讲课2005-2006发育神经生物学美国西北大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