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名字由来,小汤山医院名字由来
1、小汤山的由来
2、小汤山医院的命名有什么原因么?
3、小汤山温泉的历史
小汤山温泉在《大元一统志》上即有记载。明代曾在主泉口的周围修筑汉白玉围栏。又据《燕都名山游记》载“到乾隆新建行宫时,修浴室,……帝后常来此沐浴。自道光、咸丰以后久未幸临,日久荒芜。”这里已建成为一个环境幽雅,设备完善的温泉疗养院。
小汤山是京北重镇,素有“温泉古镇”之美称,
小汤山的地热温泉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温泉水的利用可追溯到南北朝,南北朝时魏人郦道元便在《水经注》中记载,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元代更把小汤山温泉称为“圣汤”。早在《大元一统志》上就有记载。清朝时康熙、乾隆皇帝在小汤山修建了行宫,并御笔题词“九华兮秀”。慈禧太后浴池遗址至今犹存。
小汤山温泉最早的历史记载见于《大元一统志》,距今已有700多年。此后,明清的史籍也曾多次设计此地温泉。据传,辽代,萧太后曾留香于小汤山的温泉。自元代起,小汤山温泉被辟成了皇家园林,为历代封建帝王专有的享受。明武宗曾留下“沧海隆冬也异常,小池何自暖如汤。融融一脉流古今,不为人间洗冷肠”的诗句。康熙五年,清廷在小汤山修建了“汤泉行宫”,乾隆帝还曾留下了行宫听政的佳话。晚清,慈禧太后曾多次到汤泉行宫洗浴。
这些皇族们沐浴的汤池,现今所能目睹的证据,便是小汤山疗养院中的两口巨大、枯干的池子。据记载,温泉的冒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但据当地村民的记忆,即使上世纪50年代时,到了秋冬季节,远望泉区就是一片薄雾缭绕,那里池面热气蒸腾,泉池中水很清,深不见底,只看到不断从池底升起的串串气泡,到了池面,就泛成朵朵水花。在枯干的池子边沿,我们还能看到层层水迹的印痕,记录着泉水历年下降的水平。
泉池在地面上是规整的八边形,泉池底部结构却有它的变化。西池的东端和东池的南端,都用花岗岩条石封底,而在西池的南端和东池的北端各为一个斜列的井筒。这两个斜列井筒的连线方位与地下的结构正相呼应北东65度方向———这正是小汤山地下花岗岩层断裂带的裂缝所在。就是从这儿,地下热源通过水作为介质,不断地升上来。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自涌泉的终结,水文地质工作者在小汤山外围地区钻井取水,钻成了20多眼热水井。同样是打井取水,温泉旅馆、度假村等在小汤山纷纷出现,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热闹局面了。
4、小汤山镇的地理概况
小汤山镇位于北京龙脉之上,西距昌平卫星城东南10公里,南距亚运村17公里,东距首都机场16公里,镇域总面积70.1平方公里。全镇辖24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辖区内中央、市、区属单位80余个,总人口4.2万人。小汤山镇具有三大独特的比较优势
一是地热资源丰富。
据北京市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交的《北京市小汤山地热田地下热水资源评价报告》显示,按深度2000米、井出水温度大于40°C圈定,全热田面积共计86.5平方公里。小汤山曾是北京平原地区唯一有天然温泉的地区,有9处天然温泉出露于大、小汤山山麓,最高泉水温度5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泉水逐步消失,转入钻井开采利用。热田内地热井最高出水温度70余度,位于热田中部常兴庄以南地区。在86.5平方公里范围内,按深度3000米计算,热田储存的热量相当于6.5亿吨标煤的发热量。如果按每年热水位平均下降1.5米计算,则可开采量为每年437.2万立方米,是北京平原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条件最为优越的地区。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
交通便捷,立汤路纵贯南北,沙顺路横穿东西,六环路穿境而过,镇域内有市级、区级、镇级骨干公路30余条。912、845、803、949等多次公交车直达北京市区。基础设施健全,除具有较完善的道路交通外,还有日处理10000吨的污水处理厂,阿苏卫垃圾填埋场,现代化中学,市级优秀文化广场等。
三是自然环境优美。
镇域内两座突起的大汤山和小汤山。温榆河水系的八条主要支流自西向东流经我镇。全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林木覆盖率达到53%,农田林网化率达到96.1%,镇域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4平方米。全镇获得市级花园式单位的有20家,占庭院在2000平方米以上单位的71%,达到了园林式小城镇的要求。